名称 | 文化 | 值 | 解说 | 效用 |
---|
轮休制 | 农耕 | 5 | 中世纪时期,主要在西欧实行的一种农耕法。将耕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休闲地,另一半种植小麦及豆类等作物。后发展为三轮休制。 | 田间收获量增至1.2倍 |
三轮休制 | 农耕 | 8 | 在中世纪的西欧,取代轮休制广泛普及的农耕法。将耕地分为三份,分别作为冬播地﹑春播地和休闲地。三年一换。 | 田间收获量增至原来的1.5倍 |
占婆米 | 农耕 | 7 | 原产于占城(越南南部)的水稻。耐日照,早熟。在中国江南地区也有种植,与晚稻种搭配实行一年两季收割。 | 日本﹑中国﹑印度的田间收割变为1年2次(盛夏和秋天)。 |
齐民要术 | 农耕 | 10 | 现存于中国最古老的农书。有记载各种作物的栽培法,食品加工法等。其内容与现在的技术相比并无很大差异,具有相当高的水准。 | |
有轮犁 | 农耕 | 10 | 带有车轮的犁。适用于耕种厚重的冲积土。古罗马时代已有使用,但直至中世纪,其使用者也仅限于富农层。 | |
播种器 | 农耕 | 10 | 播洒谷粒种子的器具。有适应散播﹑条播﹑点播等播种方式的各种种类。在印度的旱地农作中主要使用条播器。 | |
四轮休制 | 农耕 | 10 | 取消三轮休制的“休耕地”,在共“休耕地”上种油菜和牧草类的农法。始于18世纪的英国,由此引起农业革命。 | 农业产量达到2倍 |
龙骨车 | 农耕 | 7 | 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汲水灌溉用装置。其乃运用驱使容易驾驭之人力或行动缓慢的牲畜使其劳动而得之旋转动力。 | |
农书 | 农耕 | 10 | 中国宋代的农业书。全3卷,上卷记载了普通农业,中卷是畜牧,下卷是养蚕技术。 | |
土地清丈册 | 农耕 | 5 | 土地清册。11世纪时奉英国国王‧威廉一世之命制作。网罗了国内的农地及牧草地的状况,把准确课税可能化。 | |
鱼鳞图册 | 农耕 | 10 | 在宋代以后所制成的土地清册。其土地的分布如鱼鳞般地描绘,表示着所有的状况。由明的朱元璋推广至全中国。 | |
牧羊犬 | 畜牧 | 8 | 牧场的看守犬。可看护羊群,守护牧场的财产等。 | |
蒙古牛 | 畜牧 | 8 | 原产于蒙古地区的牛种。可兼作酪农﹑肉食用﹑农耕用等,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毛色为赤褐色或黄褐色,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强。 | |
美利奴羊 | 畜牧 | 10 | 原产于西班牙的绵羊。大型细毛种,也可食用。雄羊有角,雌羊无角。西班牙藉此建立了羊毛生产的垄断体系。 | |
紫色苜蓿 | 畜牧 | 10 | 原产于波斯﹑中亚的饲料用植物。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是牧草中最佳的饲料,被称为“牧草中的女王”。 | |
马术便览 | 畜牧 | 10 | 侍奉于南斯拉夫菲利波斯二世的色诺芬所着。是最早记载关于骑马术及饲养的资料。 | |
奶酪 | 畜牧 | 8 | 凝固脱脂牛乳并使之发酵的产物。营养价值高﹑易于保存,在以法国为首的世界畜牧文化圈中广为流行。 | |
克什米尔山羊 | 畜牧 | 10 | 原产于西藏克什米尔地区的山羊。羊毛是名叫“克什米尔”的高级织物的原料。毛色以白色居多,也有褐色和黑色。 | |
乌骨鸡 | 畜牧 | 8 | 家禽类。数量少,只能取少量的肉及蛋,但其肉可以治妇科病,其蛋治疗肺病及作为镇静剂效果甚佳。 | |
火药 | 武器 | 7 | 硝石﹑硫黄﹑木炭的混合物。是唐代炼丹术的副产物,北宋的《武经总要》中有记载其制法。金朝时作为兵器开始被实际运用。 | |
攻城塔 | 武器 | 7 | 攻城用的高塔。先将其搬至城墙旁,再从顶部平台向城内射击及投掷石块等。其顶端装有重铁的圆木,故也可撞毁城墙。 | 可征募攻城塔兵 |
希腊火 | 武器 | 9 | 拜占庭帝国的火焰放射器,用于烧退敌军。由于使用挥发剂作原料,灭火极其困难。多次在战斗中发挥威力,使敌人闻风丧胆。 | 可征募火焰放射器兵种 |
洋弩 | 武器 | 5 | 中世纪时,一种以欧洲为中心向外普及使用的弓箭。由于使用了扳机发射箭矢,具有威力大﹑射程远﹑操作简单等优点。但缺点是将箭扣上扳机较费时间。 | 可征收弩弓兵 |
投石机 | 武器 | 9 | 用钢丝束及毛鬃编成束,利用其反弹力发射石块及箭矢。在古罗马和中国开始实际应用,是在大炮出现前一直被长期使用的一种攻城兵器。 | 可征募投石机兵种 |
震天雷 | 武器 | 9 | 近似大炮的一种兵器。在铁筒内填入火药和弹珠,点火射入敌阵。发明于金朝,后来与金军交战的蒙古军队也开始使用。之后元军也有使用。 | 可征募火炮兵种 |
铠甲 | 武器 | 7 | 保护全身,金属板制的铠甲。是随弓箭等武器的发达而被开发出来的。防御力出色,但因太重而缺乏机动性。 | 可征募重步兵兵种 |
猛火油柜 | 武器 | 7 | 宋代发明的火焰喷射器。与希腊火一样也是以挥发油为原料。利用挥发油的蔓延性在攻城战和海战中退敌。 | 可征募火焰喷射器的兵种,火焰喷射器的攻击力上升。 |
回回炮 | 武器 | 7 | 忽必烈汗为征讨南宋而发明的秘密武器。攻城用的投石机,使石头等作为动力源,提高了威力和射程。 | 可征募投石机兵种,投石机的攻击力上升 |
鄂图曼炮 | 武器 | 7 | 鄂图曼土耳其的梅呼美特二世在攻占君士坦丁堡时所用的铸炮,炮弹有600公斤以上,射程达1600公尺以上。 | 可征募火炮兵种,火炮攻击力提高 |
长弓 | 武器 | 6 | 差不多及兵士身长的弓。让熟练的兵士所持,可获得速度与威力兼备的战斗力。英法百年战争中被使用。 | 可征募长弓兵种 |
大马士革剑 | 武器 | 4 | 用印度产的被称为“乌茨”的钢所制的刀剑。其特征在于剑的表面有水纹,以强韧不易损坏和削铁如泥的锋利著称于世。 | 在战斗中使轻步兵﹑重步兵﹑十字军都能发挥其最大战斗力。 |
火龙出水 | 武器 | 7 | 明代发明的火箭,是人类最早的多级式火箭。起飞后,由内部推进发射储有火药的火箭;烧伤敌军。 | 使弓火箭的攻击力提高为2倍 |
火炮法 | 武器 | 4 | 记载着制造枪炮的军事技术书籍。由14世纪的高丽将军‧崔茂宣所着。高丽和李氏朝鲜的水军在营造枪炮搭载船时,以此作为参考。 | |
孙子兵法 | 战术 | 10 | 中国古代兵法家孙子的著作。共13篇。内容从局部性的战术论到大局性的治国理论都有言及。由于其非凡的见解,长期以来一直为众多兵家所推崇。 | |
军事概要 | 战术 | 8 | 罗马军事学者魏根梯乌斯的著作。完成于4世纪末。其内容除军队编成及训练法外,还记述有投石法及通讯方法等内容。 | |
高卢战记 | 战术 | 6 | 罗马军司令官凯撒所着的高卢远征记。不仅是研究古代日耳曼的重要史料,而且也是评价颇高的拉丁文学的杰作。 | |
英雄传 | 战术 | 6 | 古代罗马的普鲁塔克所着。也被称作《对比列传》。记载了生涯相仿希腊和罗马的23组英雄人物的事迹。 | |
汉尼拔战记 | 战术 | 6 | 迦太基的将军汉尼拔的战记。其中记述了在和古罗马的布匿战斗中,其率领骑兵和象兵等翻越阿尔卑斯山脉,进攻义大利的情况。 | |
伊巴密浓达的阵形术 | 战术 | 8 | 古希腊将军伊巴密浓达的战术,人称“斜线阵战术”。是在己方军队的左翼布置密集队形,中央和右翼稍向后移布阵之阵形术。 | |
圣战 | 战术 | 6 | 伊斯兰教徒为传播教义,迫使异教徒改依其教而进行的战斗。译作“圣战”。他们相信为圣战而死的战士可进入天国。 | |
罗兰之歌 | 战术 | 6 | 12世纪法国的骑士故事。描写了在与信奉伊斯兰教的卡尔大帝的战斗中,骑士罗兰的英雄形象以及他悲剧性的死。 | |
骑兵枪赛 | 战术 | 8 | 译作“马上比枪”,是流行于中世纪欧洲的一种军事训练。骑士们训练马及武器的使用﹑练习攻击防御的战术。 | |
王书 | 战术 | 7 | 伊朗诗人菲尔多西着。以神话传说为基础的一部民族叙事诗。以伊朗建国到萨珊朝灭亡的诸王故事为主题。 | |
武经总要 | 战术 | 10 | 宋代的军事技术书。记载了与军制度及边境守备有关的战略,此外也记录了火药的调制及火焰喷射器等技术。 | |
萨加 | 战术 | 6 | 说话文学。中世纪时期的冰岛及挪威所做成。内容以北欧神话、历史等为题材写成的英雄故事,作为历史材料的价值也很高。 | |
三国志演义 | 战术 | 8 | 中国的历史小说。在元末由罗贯中所着,其内容以三国时代的史实,民间神话及说书为结构。明代以后,以大众文学的身份广受世人的喜爱。 | |
罗盘 | 航海 | 10 | 辨识方位的机械。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最早应用于宋代。使航海的安全性有了飞跃的进步,加速了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 |
灯塔 | 航海 | 8 | 发光指示航路的设备。古希腊时代已有修建。亚历山卓灯塔之光,约在56公里之外都可辨认。 | |
星盘 | 航海 | 8 | 多功能天文仪器。被中世纪的伊斯兰文化圈和欧洲广泛使用。除了天文观测,也用于历法﹑占星术及测量建筑物大小等方面。 | |
天文学 | 航海 | 6 | 最初是以从天象了解神的旨谕为目的的宗教性学术。中世纪以伊斯兰为中心进行研究,在了解方位和气候以及进行安全航海方面有了很大的帮助。 | |
占星术 | 航海 | 6 | 通过天体运动预测各种气象的学问。其影响远及医学和药学,促使了天体观测器的发达。其有效性在伽利略时代为止一直被肯定。 | |
船尾舵 | 航海 | 7 | 控制航行方向的装置。12世纪左右,使用在欧洲的帆船。和以前用桨掌握方向的操作方法来比,可以更精确地控制航向。 | |
大三角帆 | 航海 | 7 | 在阿拉伯式的船(下行船)上被广泛使用的三角形帆。适合于受横向风推动的航行。后经由伊斯兰教徒传到欧洲。 | |
浑天仪 | 航海 | 8 | 用于天体观测﹑测定四季的中国机械。元代郭守敬研制。浑天仪观测精度的增加带来了历学的进步。 | |
世界地图 | 航海 | 6 | 在地理学先进的伊斯兰教文化圈中大量制作。在当时的地图中,记入了交易的实务知识及人们生活状况的报导。 | |
桨帆大木船 | 航海 | 8 | 起源于罗马的大桨帆船被威尼斯人改造后的船。船身细长,舷侧低,备有帆和桨两样。用于战斗的大型船使各国胆寒。 | 水军攻击力上升 |
南海寄归内法传 | 航海 | 7 | 唐代之僧侣‧义净的旅行记。渡海到印度的义净在回中国途中所写。是一份了解当时的印度及东南亚的贵重资料。 | |
天文时钟 | 航海 | 8 | 是以天体运行来对应日时的时钟。14世纪义大利的科学家‧托尼所制造之物,显示了太阳和月亮及5个行星的运转。 | |
拜占庭建筑 | 建筑 | 8 | 拜占庭帝国教会建筑所使用的建筑式样。其特征在于它的圆形屋顶和内部的镶嵌壁画。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其代表性建筑。 | |
罗马式建筑 | 建筑 | 10 | 11~12世纪西欧所流行的建筑样式。其代表是比萨和沃尔姆斯大教堂。它的特征在于有厚重的石壁﹑幽暗的内部空间和半圆形的拱门。 | |
城郭建筑 | 建筑 | 10 | 以古罗马的筑城术为基础。在大炮出现以前足以抵御敌人的攻击。特别是君士坦丁堡的大城壁就是以易守难攻而著称于世。 | 使敌军不易翻越城壁,使宫殿和城门的防御度提高。 |
石窟寺院 | 建筑 | 8 | 掘绝壁之石崖而造的寺院。起源于印度,在阿旃陀和埃罗拉修有石窟寺院群。其后传到中国。 | |
宫殿式建筑 | 建筑 | 8 | 日本平安时代贵族住宅用的宫殿式建筑。用走廊连接众多屋舍而成。在屋外掘有水池的庭院,院中可举行舞蹈等活动﹑仪式。 | |
光塔 | 建筑 | 6 | 伊斯兰教的寺院。附属于清真寺的尖塔。多建于鄂图曼‧土耳其时代。 | |
营造方式 | 建筑 | 10 | 建筑书。宋代技术者李诫着。全36卷,记述了国营建筑的设计基准。 | |
哥德式建筑 | 建筑 | 10 | 13世纪广建于欧洲各国的建筑样式。继罗马式建筑发祥于法国。高的尖塔,内部装饰用彩色玻璃。 | |
达罗毗荼建筑 | 建筑 | 6 | 南印度印度教寺院常见的建筑样式。生动地表现了湿婆神等印度教众神的雕刻,被广泛用于装饰中。 | |
北山文化 | 建筑 | 8 | 此文化繁荣于日本室町幕府第3代将军‧足利义满的时代。融合了朝廷及武士家的文化,也采用中国文化及禅,金阁寺就是其代表。 | |
木版印刷 | 学术 | 5 | 采用木制版材的印刷方法。6~7世纪左右在中国发明,普及于宋朝。也给欧洲活版印刷的发明予以深远的影响。 | |
活版印刷 | 学术 | 10 | 采用合金制活字的印刷方法。由德国的谷登堡所发明,促进了欧洲书籍的大众化。 | |
朱子学 | 学术 | 7 | 儒学派之一。由南宋儒学家朱熹集大成。其后也给日本思想文化带来深远的影响。 | |
造纸术 | 学术 | 5 | 二世纪初由蔡伦发明。在塔拉斯河畔之战中,中国造纸工被伊斯兰方俘虏,造纸术由此传向西方。 | |
阿拉伯数字 | 学术 | 2 | 现行记数符号。起源于印度,由于首先发明了“0”的概念,成为杰出的记数法。7~8世纪前后,传入伊斯兰,其后推广至欧洲。 | |
代数学 | 学术 | 3 | 中世纪,以伊斯兰世界为中心而发展。特别是伊朗数学家呼瓦利子米的功绩不容忽视,其著作成为代数学的语源。 | |
算盘之书 | 学术 | 5 | 算术和初等代数的学术书。义大利数学家莱奥那德所着。它是第一本系统地向西欧世界介绍阿拉伯记数法的书。 | |
查士丁尼法典 | 学术 | 7 | 集古罗马法律之大成。学者们应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之命编纂而成,分“法集”“法学说”“法概论”3部分,是欧洲近代法的基础。 | |
天文台 | 学术 | 4 | 主要在伊斯兰及中国的天文观测设施。元朝都城大都的国立天文台中备有浑天仪等观测器,并有郭守敬等学者活跃于此。 | |
博物志 | 学术 | 2 | 古罗马学者普林尼所着的理科全书。网罗天文学﹑地理学﹑植物学﹑医学﹑药学等各个领域,是一本由37卷2万项目所构成的百科事典。 | |
神学大全 | 学术 | 10 | 义大利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着。是一部集经院哲学之大成的神学著作,它记述了以基督教教义为中心的亚里斯多德哲学等诸多知识。 | |
东方见闻录 | 学术 | 10 | 义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谈话录。讲述了他到中国旅行的途中在亚洲各地所见所闻。成为西方人了解东方的情报来源。 | |
希腊哲学 | 学术 | 6 | 古希腊哲学。其代表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通过伊斯兰教徒传到欧洲,给神学带来深远影响,产生了经院哲学。 | |
神曲 | 学术 | 10 | 文艺复兴之先驱但丁所着的宗教叙事诗。它叙述了作者被古罗马诗人引导,游览了地狱﹑炼狱﹑天界的故事,充满了寓意。 | |
巴思巴文字 | 学术 | 10 | 西藏僧人巴思巴受忽必烈汗之命创造的文字,这是西藏文字的原型,用在敕书﹑碑文﹑货币等公式文书上。 | |
英国大宪章 | 学术 | 7 | 保护贵族诸权力的宪章。是13世纪英国国王‧约翰屈服于贵族的要求,所承认的63条宪法,后成为英国宪法的基础。 | |
万言之书 | 学术 | 10 | 11世纪,宋朝的政治家‧王安石给皇帝仁宗献上的建议书。其内容指责天下的恶政,并应肃清纲纪和重整财政。 | |
十日谈 | 学术 | 10 | 由一百个故事所编成的短篇小说集。14世纪的义大利作家‧薄伽丘描写了人们赤裸裸的欲望,好象是从中世纪被解放了一样,充满了精神层次的内容。 | |
阿拉伯式风格 | 艺术 | 4 | 以植物茎叶为主题的几何学纹样。在禁止偶像崇拜的伊斯兰文化圈中,以其发达的独特抽象美术风格,适用于墙壁装饰﹑书籍的装订等领域。 | |
湿绘壁画 | 艺术 | 5 | 壁画的一种,在灰泥墙上用水彩描绘。古东方隆盛时代已有人使用,在拜占庭帝国等广为流行。 | |
肖像 | 艺术 | 8 | 基督﹑圣者﹑宗教情景等的圣画像,绘画﹑雕刻于木板﹑象牙板﹑金属板。在以拜占庭帝国为中心的东正教中极为流行。 | |
卷绘 | 艺术 | 7 | 交互欣赏成组的绘画和文章的书卷。8世纪左右由中国传至日本。12世纪画成的《源氏物语绘卷》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评价。 | |
镶嵌壁画 | 艺术 | 6 | 将石头以及贝壳﹑玻璃片﹑陶片等小片儿嵌入灰泥墙上构成的图案及绘画﹐流行于拜占庭帝国的教堂建筑中。 | |
景泰蓝 | 艺术 | 5 | 在金属及陶瓷器的胚胎上用玻璃熔解物烧上彩纹的工艺品。在俄国和匈牙利传统艺品饰中颇多杰作。 | |
山水画 | 艺术 | 6 | 以山岳河川等自然风景为题材的绘画。并不单纯是风景的描绘,也表现了作者超凡的自然观。六朝时代顾恺之的作品是其代表。 | |
高棉美术 | 艺术 | 7 | 以印度教﹑佛教为题材的美术。繁荣于柬埔寨的吴哥朝。其代表有壮观的石造佛寺﹑吴哥窟及宗教都城吴哥城。 | |
琵琶 | 艺术 | 1 | 东亚的弦乐器。由鲁特琴衍生而来。8世纪前后传到日本。由于盲僧用之弹唱《平家物语》而有名。 | |
二胡 | 艺术 | 1 | 属胡弓类弦乐器。是江南地方的传统乐器,被称为中国的小提琴。因使用动植物皮为材料,具有独特的音色。 | |
锡塔琴 | 艺术 | 1 | 北印度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属于鲁特琴类的弦乐器。其弓形的金属档子能发出波浪的音色,这是其一大特征。 | |
马头琴 | 艺术 | 1 | 蒙古的鲁特琴类弦乐器。受到阿拉伯胡弓的影响,琴的先端呈马头形,故而得名。 | |
鲁特琴 | 艺术 | 1 | 起源于波斯的弦乐器。衍生出各种乐器,由它产生了伊斯兰的拨弦乐器。 | |
巴拉莱卡琴 | 艺术 | 1 | 乌克兰地区的鲁特琴式弦乐器。由三角形的胴体﹑平板及三根弦所构成,多用于民族舞蹈的演奏。 | |
苏格兰风笛 | 艺术 | 1 | 西欧及西亚牧羊时用的管乐器。出现于古罗马时代。苏格兰的高原笛尤其有名。 | |
威尼斯玻璃 | 艺术 | 8 | 色彩丰富的玻璃制品。威尼斯通过十字军学到了伊斯兰教徒先进的玻璃制造技术。 | |
彩色玻璃 | 艺术 | 8 | 由彩色玻璃构成的窗。多用于13世纪的哥德式教会建筑。以基督教和圣经故事为主题,表现了神秘的内部空间。 | |
香水 | 艺术 | 6 | 有香气的水。最初是洒向神器的宗教工具。中世伊斯兰国家发明了蒸馏玫瑰花的制法,其后作为男女的时髦用品广泛流行。 | |
挂毯 | 艺术 | 8 | 有图案的纺织品壁挂。在宽70公尺的布面上描绘着威廉一世远征英国的模样。 | |
能乐 | 艺术 | 8 | 在歌舞及面具上拥有特征的日本歌剧。在室町时代观阿弥‧世阿弥父子受到足利义满将军的支援,才得以完成。 | |
医学典范 | 医术 | 10 | 10~11世纪伊斯兰医学家伊木西奈所着。它集希腊﹑阿拉伯医学之大成,成为西欧医学的基础著作。在伊斯兰地区至今仍被使用。 | |
药学 | 医术 | 5 | 研究药的炼制与效能的学问,并不单是医疗,在炼制毒药﹑炼金术﹑工业等方面也有发展。 | |
外科手术 | 医术 | 7 | 13世纪前后,伴随着人体解剖的实施以南欧为中心发展起来。当时的手术并非由出自大学的医生来进行,通常由乡村医师兼理发师捉刀。 | |
伤寒杂病论 | 医术 | 6 | 古代中国的代表性医书。后汉张仲景所着,由西晋王叔和整理﹑分类。内中写道,所有疾病都可分阴阳6种,并论述了病状和疗法。 | |
盖仑医书 | 医术 | 4 | 由古罗马盖仑所着的医学书。通过动物解剖研究人体的构造和机能。其后成为医学典范,被译成阿拉伯语等多种文字。 | |
解剖学 | 医术 | 6 | 义大利的萨勒诺大学开始了其正式的研究。文艺复兴时列奥纳多‧达芬奇及米开朗基罗对它作了相当的探索。 | |
阿尤维达 | 医术 | 5 | 印度的传统医学。起源于印度教教义,由使用草药的内科治疗和瞑想等精神治疗所构成。 | |
医心方 | 医术 | 4 | 现存于日本最早的医书。平安时代由丹波康赖撰录进献给圆融天皇。 | |
朝鲜人参 | 医术 | 3 | 原产于朝鲜半岛﹑中国﹑乌苏里,根部药用,可以做镇静剂,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有很好的疗效,也可做药酒。 | 后妃产子的准确率提高 |
药草集 | 医术 | 8 | 阿拉伯植物学家伊本鲁尔‧拜搭尔着。介绍了包括动物﹑矿物的1400种药草。 | |
医学格言集 | 医术 | 6 | 撒拉丁的侍医麦墨迪斯着。记述了喘息﹑痔疮等疗法及毒药﹑沐浴法。后普及到欧洲。 | |
萨勒诺养生训 | 医术 | 6 | 医学中心地萨勒诺大学所着关于预防疾病的著作。其中有“快活的心+休息+八分饱=不要医生﹐”等养生之道。 | |
菖蒲 | 医术 | 5 | 属青芋科的药草。分布于东亚及印度,当作胃肠药来利用。13世纪由于蒙古的远征,远播及欧洲。 | |
规范的解剖学说 | 医术 | 8 | 医学书。伊斯兰的医学家‧夷布努那费斯所谈及的,此书关于血液的肺循环研究比西欧还早了300年。 | |
细密缩像画 | 工艺 | 7 | 书籍插画等所用的细密画。其后也用于珠宝饰品和各种工艺品。流行于伊斯兰世界中,其中波斯作品中颇多杰作。 | |
纺织机 | 工艺 | 8 | 纺丝机械。11世纪初期,最初使用于印度。在中国,丝绸用卷丝机经过改良后,成为与近代纺织机相近的机械。 | |
炼金术 | 工艺 | 8 | 由一般金属做成贵金属的技术。虽有使用符咒等巫术的一面,但也促进了化学研究的发展。 | |
炼丹术 | 工艺 | 7 | 由炼金术枝生出的技术。因为想做出长生不老的丹药,而使用水银使不少人中毒。 | |
水力碎矿机 | 工艺 | 8 | 利用水车,将入炉前的矿石用坚槌粉碎成小块儿的机械。12世纪前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 | |
梦溪笔谈 | 工艺 | 10 | 宋代政治家沈括之作。对于自然科学和工艺技术的记述丰富,对磁石效用和行星运动的描述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 | |
波斯地毯 | 工艺 | 10 | 原产于波斯的高级地毯。使用最高级的羊毛和丝绸织成。上绘有植物的几何学花纹,15~17世纪的作品中颇多杰作。 | |
蓝染 | 工艺 | 6 | 用一种叫“蓝”的植物的茎叶把丝或布匹染色的方法。始于中国,十字军东征后经义大利推广到欧洲各地。 | |
眼镜 | 工艺 | 10 | 据说被发明在13世纪末的义大利。到14世纪,威尼斯的玻璃工业兴盛,成为眼镜的产地而发达。 | |
贤者之石 | 工艺 | 10 | 中世纪炼金术师所搜寻的物质,叫做“乡炼金药”。他们相信它有点石成金,包治百病之功。 | |
诸工艺教程 | 工艺 | 10 | 西奥菲勒斯着。关于教会装饰技术的教科书。第1卷是绘画技术,第2卷是玻璃技术,第3卷记述了金工技术。 | |
高丽大藏经 | 工艺 | 10 | 13世纪的高丽所着的佛教经典及其注释书史书。为祈退蒙古军而着,版木达8万枚之多。 | |
唐三彩 | 工艺 | 6 | 在陶器上上有白﹑绿﹑褐色等颜色。多造于唐代,受中亚文化的影响。其造型以人物﹑动物较多,使用于陪葬。 | |
交钞 | 工艺 | 8 | 元朝发行的纸币,为忽必烈汗唯一采用的主要通货。后因滥发纸币,反而造成通货膨胀的主因。 | |